地理与环境学院师生参加“黄河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
作者: 发布日期:2025-11-12 浏览:

近日,“黄河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在济南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黄河文化的传承弘扬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路径展开深入交流。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康建军老师及其研究生刘璐潇、徐铭、程琳等一行受邀参会学习交流。
本次研讨会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围绕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智技术赋能流域发展等议题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学术探讨。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河南大学、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也分别围绕黄河文化的“连续性”与“包容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内涵、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历史地理基础等议题作了主旨报告与深入交流。
在专题发言环节,康建军作了题为《创新黄河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通识课程建设路径探索》的报告。他深入剖析了当前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叙事方式滞后、资源整合不足等现实问题,并结合聊城大学“黄河学”系列通识课程的建设经验,提出了一套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推动叙事话语的现代转型、构建跨学科课程群、强化实践教学与数智技术应用、组建跨学科师资团队及完善评价机制等多维路径,让黄河文化在育人体系中落地生根。康建军强调,系统推进黄河文化融入育人体系,有助于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认同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研讨会内容翔实、视角多元,为推进黄河文化研究与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参会师生一致表示,通过此次学习研讨,进一步拓宽了学术视野,增强了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为地理与环境学院今后在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文化地理与区域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注入了新动能。
(通讯员 冯亘阅 解梓瑄 宋铭鑫 审核 刘杰 张福善)
【上一篇】 地环学子在2025年山东省“技能兴鲁”研学旅游指导师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下一篇】 没有了